高校在行动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绿色校园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2021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全国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高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做的努力吧!


 清华大学 

高温气冷堆碳中和制氢产业技术联盟在清华成立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2021年9月18日,为推动高温气冷堆制氢技术和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打造世界一流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协同攻关联合体,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高温气冷堆碳中和制氢产业技术联盟在清华大学成立。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对清华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本科生团队:用“空气-铁盐”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撑。近日,南开大学“铁催化”本科生团队挖掘空气、铁盐等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开创了“空气-铁盐”催化体系,有助于化工生产中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性副产品。“安全、廉价和绿色是这一催化体系的独特之处。空气和铁都是生活里随处可见的事物,使用前者可以替代易燃、易爆的化学氧化剂,体现安全性;利用后者可以替换贵金属催化剂,降低生产成本;二者的催化反应清洁温和,主要副产品是水。”团队指导老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徐大振说。他透露,目前已有企业表露兴趣,“希望尽快能将我们的技术变为生产力,服务于人民。”



 华北电力大学 

我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重磅发布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2021年9月24日,第五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及创新成就展在京举办。会上,华北电力大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重磅发布。校长杨勇平作了题为“承担时代使命 贡献高校力量”的主旨讲话,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出什么样的科研,贡献什么样的思想”等问题实施的六大行动。他表示,到“十四五”末,学校要基本形成更加契合“双碳”战略需求的高水平办学体系,实现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升级和科技创新突破,发挥高校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清洁低碳能源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哈尔滨师范大学 

我校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学科专业论证和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2021年8月10日上午9时,我校通过线上形式召开了碳达峰碳中和学科专业论证和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会上,研究生学院副院长王心刚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论证工作的通知》,对碳达峰碳中和学科专业论证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就论证材料撰写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召开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交流会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2021年10月25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交流会召开。校党委书记蒋建清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他表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现代化大国,要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碳达峰、碳中和贯穿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是近期或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他指出,我校作为林业院校要组织发挥多学科交叉集成的力量,综合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南林智慧、实现南林价值;广大教师学者要紧跟时代潮流,研究布局好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以及团队建设,成为战略性领军人物和战略性科学家。



 西安科技大学 

碳达峰碳中和 西科在行动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为响应国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号召,2021年5月31日上午,西安科技大学召开“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研讨会。会议印发了中省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会议及讲话学习材料。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闻视频,认真领会了工作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科技处处长文虎汇报了学校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政策背景、科研情况、工作构想和具体举措。汇报立足于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服务陕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构建“创新”“双碳”共同驱动的高端能化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围绕“双碳驱动”优化调整学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布局,统筹“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开展咨政服务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具体工作思路和举措。


        

 华东八校联盟 

同济等“华东八校”成立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高校行动倡议》发布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2021年4月23日,由同济大学提议,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东八校”共同发起组建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成立。当日,上述八所高校领导共同签署《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章程》。根据章程,联盟将围绕可持续发展领域,充分发挥长三角高校学科优势,通过资源共享、课题共担、学分互认和人员互聘等新机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咨政建言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为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全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青年与教育联盟(YEA!)”中发挥更大作用。联盟发布《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高校行动倡议》。《倡议》指出,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职能,在促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浙江联合体 

浙江启动筹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合体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2021年9月23日,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合体第一次筹备会在杭州顺利召开, 来自省化工学会、省电力学会、省气象学会和省电机动力学会等15家省级学(协)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等9家省内高等院校,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和省城乡规划研究院等5家科研机构,浙江省能源集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



 湖北服务团 

“科创中国”湖北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服务团正式成立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内容)


群英荟萃,大咖云集。2021年7月30日下午,由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牵头组织的“科创中国”湖北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服务团启动仪式在省科协举行,来自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科创中国”湖北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服务团(以下简称“双碳”科技服务团)在中国科协、湖北省科协支持和指导下,由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园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科创中国”区域科技服务团。“双碳”服务团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聚焦能源化工、5G通信、新材料、医药健康、智能机电、生态修复等产业,推动相关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下沉一线,重点服务武汉东湖高新区,辐射咸宁市、襄阳市、荆门市等省内试点城市,推进企业家和专家的交流合作,致力于解决产业、企业低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来源:中国教育节能

编辑整理:CCLE教育后勤展